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
会议中心首页
|
会议特色
|
会议简报
|
第17届全国会
|
第16届全国会
|
第5届医师会
|
第4届医师会
|
第13届全国会
|
第12届全国会
|
第11届全国会
|
|
第10届全国会
|
第9届全国会
|
综合信息
|
第六届医师会
|
专题栏目
  • 专题演讲
  • 会议发言
  • 展板交流(1)
  • 展板交流(2)
  • 书面交流
  • 列题交流
  • 退还稿件
  •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泪管之间造孔手术在泪囊炎手术中的优势         ★★★
    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泪管之间造孔手术在泪囊炎手术中的优势
    作者:范金鲁 文章来源:南京爱尔眼科医院 点击数:903 更新时间:2012/9/13 11:58:00

     

    目的 探讨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泪管之间作为泪囊炎手术造孔位置与传统鼻丘部造孔的优势。

    方法 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手术是泪囊炎治疗的常规手术方法之一,手术部位在泪囊投影区的中部,造孔形成后可以靠泪液自身的重力作用进行引流。但是,泪囊以远的鼻泪管处于被舍弃的状态,其是否阻塞不能确定。我们在2012年2月~4月间试用泪囊与鼻泪管部进行鼻腔内窥镜泪道造孔手术治疗泪囊炎89例,效果满意。方法:常规消毒、麻醉、铺巾,泪道探针探查泪道,根据探针受阻部位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其中泪囊-鼻泪管交界处阻塞3例,鼻泪管上段阻塞57例,鼻泪管下段阻塞29例。切开鼻腔粘膜瓣,暴露上颌骨额突,咬骨钳或电钻制作0.5x1cm左右的骨孔,暴露泪道粘膜(泪囊或鼻泪管),活动探针,指示阻塞部位,然后镰状刀切开泪道粘膜,充分止血,观察泪道阻塞部位情况,镰状刀或粘膜剪清理阻塞部位粘膜,修剪鼻腔粘膜瓣,钛夹夹持泪道、鼻腔粘膜瓣。泪道冲洗,泪道内注入抗生素眼膏。

    结果 患者手术后1天~60天溢泪、溢脓消失者89例。一个月后复查,其中造孔存在,并且≥1mm者61例,造孔膜性闭锁28例,无溢泪、溢脓。

    结论 鼻腔内窥镜下泪道造孔手术是治疗膜性化脓性泪囊炎的常规手术方法,传统的切口位置是在鼻丘部做1x1cm的鼻腔粘膜瓣,制作0.5x1cm的骨孔,由于手术位置是相对固定在泪囊中部,所以,泪囊与鼻泪管入口情况无法直视,手术后的泪液导流完全是靠泪液自身的重力导流,手术后一旦造孔出现膜性闭锁,即导致手术失败。我们试用泪道探针进行探查,将探针停留在泪道的阻塞部位,根据探针的位置选择切口的位置,制作骨孔,活动探针,印证是阻塞部位后再切开泪道粘膜,同时处理阻塞的泪囊、鼻泪管粘膜,探针再继续下行,探查无阻塞后修剪鼻腔粘膜瓣,钛夹夹持泪道、鼻腔粘膜瓣。虽然我们手术后有28例出现造孔膜性闭锁,但是,患者没有溢泪、溢脓。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