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DTAF标记胶联羊膜移植转归的实验研究 |
热 |
|
DTAF标记胶联羊膜移植转归的实验研究 |
|
作者:李臻 文章来源: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 点击数:1428 更新时间:2007/12/28
|
|
题目:DTAF标记胶联羊膜移植转归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臻,赵敏,柯宁,韩宇
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 614000
[摘要]目的 观察DTAF标记胶联羊膜移植转归,探讨羊膜移植转归的影响因素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角膜深层损伤和碱烧伤动物模型,用0.5%DTAF荧光标记胶联羊膜并按分组行嵌合法和覆盖法移植,术后每日观察羊膜及角膜大体情况,第7d、第15d、第30d、第60d、第90d,取角膜行组织病理、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胶联羊膜嵌合移植于角膜创面后,随时间推移,纤维蛋白胶逐渐降解,而羊膜被新生角膜上皮细胞及基质胶原覆盖包裹,术后30d,角膜创面厚度已完全恢复正常.虽然肉眼及裂隙灯检查无法准确判断羊膜情况,但组织病理、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检查,均证实术后90d,角膜基质层中残留有清晰的羊膜结构,并且其周围无明显炎症及排斥反应。胶联羊膜覆盖移植后15d,胶联羊膜开始出现溶解,至术后30d时,已完全溶解脱落,角膜表面无羊膜及纤维蛋白胶成分残留,角膜上皮细胞完整连续,基质胶原排列整齐。结论 胶联羊膜嵌合移植后,羊膜可较长时间整合于角膜基质,不被宿主溶解吸收。胶联羊膜有可能成为角膜基质重建修复的有效材料。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下一篇会议投稿: 二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