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2届全国会 >> 角膜结膜病12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兔镰刀菌性角膜炎发展过程中角膜内真菌量与PMNs浸润的消长关系         
兔镰刀菌性角膜炎发展过程中角膜内真菌量与PMNs浸润的消长关系
作者:裘文亚 姚…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310016 点击数:1468 更新时间:2007/5/16 10:18:31
目的:阐明真菌性角膜炎发展过程中组织内真菌繁殖和PMNs浸润的消长关系和演化过程。 方法:1、兔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制作成功后,观察模型眼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临床特征,观察指标包括:角膜感染灶的大小、水肿混浊度、组织坏死程度、溃疡深度,以及结膜充血和前房炎症反应。2、真菌接种后第3、5、7、10、15、20、25、30d摘取角膜,HE和PAS染色后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真菌生长、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情况;3、上述相同时间点摘取角膜,真菌计数培养和MPO(PMNs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检测角膜组织内活的真菌量和PMNs浸润量的变化。 结果:1、兔镰刀菌性角膜炎根据角膜感染灶特征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分成三个进展阶段:浸润扩展期(接种后10d内),化脓坏死期(接种后第10-20d),瘢痕愈合期(第20d及以后)。2、浸润扩展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真菌在角膜组织内生长繁殖,并向接种点周围特别是基质深层扩展蔓延;PMNs浸润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浅中基质层;无组织坏死。化脓坏死期表现为真菌在单位面积内密度较高,但不再向周围扩展;而PMNs浸润明显增加,病原繁殖区周围出现PMNs浸润带;浸润带内有坏死细胞和断裂的胶原,组织坏死由浅入深,以致后弹力膜破裂,角膜穿孔。瘢痕愈合期表现真菌消失,PMNs浸润逐渐减少,角膜浅中基质内出现血管和淋巴单核细胞浸润。3、真菌计数培养和MPO测定结果显示:浸润扩展期角膜内活的真菌量快速增加,至接种后第7d达顶峰;而PMNs浸润量则缓慢增加。化脓坏死期角膜内活的真菌量减少,但PMNs浸润则继续快速增加,至第15d达高峰,之后随组织坏死脱落又迅速减少。疤痕愈合期角膜内真菌消失,PMNs浸润缓慢减少。 结论:兔镰刀菌性角膜炎早期角膜组织内真菌快速繁殖,吸引PMNs浸润缓慢增加;当PMNs浸润增加到一定量时,真菌增殖得到限制,过量的PMNs浸润造成组织坏死脱落,角膜穿孔;角膜穿孔后真菌消失,PMNs浸润缓慢减少,角膜疤痕愈合。
会议投稿录入:wenyaqiu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