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 |
|
作者:李钫 赖铭… 文章来源:深圳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1007 更新时间:2006/6/29 19:47:25
|
|
目的:评价可调整缝线在应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
方法:对37例39眼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应用调节缝线+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为观察组(A组)20眼,应用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为对照组(B组)19眼。两组术中均应用0.2~0.4mg/ml的丝裂霉素C,其中A组于巩膜瓣两侧边中点处各加缝一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术后3~5天予以拆除。两组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A组术后第1天,前房全部形成,眼压为8~20mmHg,50%视力保持不变或增加,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6个月,眼压为11~21mmHg,90%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结论:可调整缝线的应用使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更为安全,并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
|
|
会议投稿录入:lfcelia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rAAV介导GFP基因转染家兔视网膜的实验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